“师道尊严”的历史演变告诉我们什么?——北外附校新教师书院研修

日期: 栏目:乡村新稿 浏览:195 评论:0

师道尊严的意义_师道尊严和尊师重道_师严道尊是什么意思

为进一步提升新任教师师德水平与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素养,丰富教职工文化生活,10月17日,北京外国语大学附属外国语学校组织50余名青年教师在敬德书院开展传统文化研修课程的学习。

本次研修课程书院特别延请北京师范大学教育学部施克灿教授为青年教师开设以“ 传统‘师道尊严’的历史演变”为题的专题学术讲座。在近两个半小时的教学过程中,施克灿教授将“师道尊严”的历史发展脉络向大家娓娓道来,从何谓师道尊严、师道何以尊严、师道尊严因何消解、师道尊严如何重振四个方面进行了详细阐释。

师道尊严和尊师重道_师道尊严的意义_师严道尊是什么意思

师道尊严和尊师重道_师严道尊是什么意思_师道尊严的意义

“师道尊严”的历史演变告诉我们什么?

关于“师道尊严”,施克灿教授指出,一是教师所传之道为神圣的“天理”,故必尊严。《学记》有言:凡学之道,严师为难。师严然后道尊,道尊然后民知敬学 。是故君之所以不臣于其臣者二: 当其为尸,则弗臣也; 当其为师,则弗臣也。大学之礼,虽诏于天子无北面,所以尊师也。二是为师之道必须威严。黄宗羲《广师说》曰:古人不敢轻自为师。以柳子厚之文章,而避师之名。何北山为朱子之再传,而未尝受人北面,亦不敢轻师于人……师之为道,慎重如此。他在《续师说》中强调:苟无其德,宁虚其位,以待后之学者,不可使师道自我而坏也。

在施克灿教授看来,从统治者的施政到思想家的倡导,都在树立教师权威。中国传统教师的专业性、独立性不强,其身份不仅属于教育领域,而是政治、道德、伦理、学术的合体。儒家道统、学官体制、传统礼制、个体道德均在强化“师道尊严” 。但新文化运动之后,师道尊严发生了变化,教师权威被打倒,“师道尊严”逐步消解。

面对当今社会教师地位的实际情况,如何重振“师道尊严”这个问题,施教授在授课中给出了四条中肯可行的建议。一、是社会需要进一步营造尊师重教的风气,延续我们的优秀教育传统,防止“贱师”“耻师”“辱师”等现象;二、是政府和社会应该为教师做一些实事好事,想教师之所想,解教师之所难;三、是教师应当不断提升自己的道德价值品质,牢记“道之所存,师之所存”的训诫;四、是正确处理“师道尊严”与平等民主的现代教育观的关系。重振“师道尊严”不等于“师云亦云”。

其中第三条最为值得教师们认真反思,作为教师在教育教学过程中必须不断提升自身的思想道德修养,严于律己,为学生树立好榜样,才能真正建立师者应有的“尊严”。

师道尊严的意义_师严道尊是什么意思_师道尊严和尊师重道

学习者之声

师道尊严这个概念,必须要注意师与道之间的关系,师和道应该是一体的,是相辅相成的,尊师就是重道,重道就要尊师。能够成为师,是由于师所说的话从“道”而来,他的行为,所做的事情从“道”出发,遵循道的原则,它的根源都是在“道”。

—— 葛艺芯老师

教师要不断提升自己的师道价值品质,牢记“道之所存,师之所存”的训诫,塑造和谐、民主、平等的新型师生关系。要守住教育初心,承担育人使命,在三尺讲台上,让我们的平凡的生活变得不平凡。

——袁思琪老师

今天我们仍然要在政府、社会、学校及教师个人多方努力下,营造师道尊严的良好氛围。作为青年教师,我们需要不断提升自己的道德品质,牢记“道之所存,师之所存”的训诫。

——赵锦颖老师

此次研修课程为青年教师们提供了一个接受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熏陶、感悟中华优秀传统文化魅力、吸收儒学文化精华的绝佳契机。将研修所学、所感与日后教学实践相结合,教师们必将有新的启发、感悟和进步。

师道尊严的意义_师严道尊是什么意思_师道尊严和尊师重道

师道尊严的意义_师严道尊是什么意思_师道尊严和尊师重道

师道尊严和尊师重道_师严道尊是什么意思_师道尊严的意义

师道尊严的意义_师严道尊是什么意思_师道尊严和尊师重道

师道尊严和尊师重道_师严道尊是什么意思_师道尊严的意义

专栏

标签:

评论留言

我要留言

◎欢迎参与讨论,请在这里发表您的看法、交流您的观点。